首页 > 其他 > 季汉楚歌 > 第161页

季汉楚歌_第161页

  “乱世用人,应强调个人能力、实力和成就至高无上。表现突出的人应该得到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表现不佳的人应该被淘汰或者边缘化。”

  “我称之为实力至上主义。”

  刘备错愕:“可我若如此用人,岂不是让名门士子和远近名仕更瞧不起我?”

  刘标轻笑:“这些名门士子和远近名仕,除了个别德才兼备如康成公、曜卿公者,大部分都是自矜身份之人。”

  “越是去求,就越是求而不得。”

  “唯有反其道而行之,让这群自矜身份的人有焦虑感。”

  “看着出身家世名望德行都不如自己的人,却能位居高位,这群人必会心有不满。”

  “可徐州并非不用名门士子和名仕,推崇的是实力至上。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

  “想证明出身家世名望德行决定了才能的高低,那就来徐州。”

  “若是自矜身份不想来,徐州也犯不着去舔着脸请。”

  “舔,是没有出路的。”

  “就如下邳陈家,自陈珪和陈瑀分别被任命为安南将军、行庐江太守和安东将军、行吴郡太守后,对老爹你的态度可就变了样。”

  “广陵最近不稳,也是陈瑀想谋吴郡引起的。”

  “听坦之说,陈瑀曾跟陈元龙在广陵争吵,只因陈瑀要派都尉万演渡江传印,想要煽动吴郡、丹阳、会稽不满孙策的豪杰。”

  “我去淮阴,真的是去助二叔的。”

  刘标又将话绕了回去。

  刘备再次沉默。

  刘标的想法,刘备其实也想过。

  既然名仕和名门不愿意归附,那就自寒门、庶民,还是布衣、民家、军户、佃户、牧民、流民、氓民中挑选有才能的。

  只是这用人之策不能朝令夕改,一旦决定就不能轻易改变。

  “翼德,你以为孟临提议的实力至上主义,可否推行?”刘备又看向张飞。

  张飞挠了挠头:“俺听得头晕,大兄你决定就好。”

  刘标见刘备犹豫,遂又笑道:“其实也没那么犯难,这求贤又不是一两日就能完成的。”

  “徐州目前最缺的就是能恢复民生的贤才。”

  “就譬如急缺守农令、劝农掾、仓长、仓佐、仓曹吏等等县吏,可以先从最基层最务实的部门招募贤才。”

  “至于县丞县尉县长县令,以及更高的郡国长吏和属吏,则先看基层求贤的效果。”

  “虽说是实力至上又不去考虑德行家世出身名望,但以老爹你的仁德名望,想必也不会有德行不佳的前来投效。”

  “肯来徐州的多多少少都会有点德行。”

  高帽子一带,刘备紧蹙的眉头也舒缓了不少。

  “孟临言之有理。我为州牧尚且以仁德服人,这各县官吏又岂能不效仿?”刘备脸不红心不跳。

  刘标移步:“那,我就不多留了?”

  刘备瞪着刘标:“你真的是去淮阴寻云长的?”

  见刘标要开口,刘备又加重了语气:“说实话!”

  刘标讪讪一笑,放弃了胡诌的理由,稍微诚实了些:“倒也不是专程去寻二叔,就是顺道去看看。”

  “我主要是去破釜塘看看那里的白鱼是否真的美味鲜嫩,若真的美味鲜嫩,今后作为贡品送往许县,也能让天子百官对老爹你多一些褒赞。”

  刘标倒也没胡诌。

  破釜塘白鱼,也就是洪泽湖白鱼,自隋朝开始就成了进贡皇室的贡品。

  有时候向天子表“忠心”,就一定得有非常手段,满足口腹之欲是最常见也最容易的。

  刘备叹气。

  就知道会是这样!
  “淮水多水贼,路上小心些。”刘备挥了挥手。

  看着刘标离去的背影,刘备沉吟片刻后,吩咐张飞:“翼德,你去跟子龙说一声,让他引骠骑义从巡视淮泗。”

  “孟临如今的名望不小,难免会有刺客趁机行刺;虽然张闿受孟临感化放弃了行刺,但不会每次都有这好运的。”
  

  张飞点头:“俺会的。”

  刘备又召来了简雍、糜竺、孙乾商议更改求贤令的内容。

  在仔细推敲后和斟酌了细节后,刘备在徐州境内发布了新的招贤令。

  不问家世、不问出身、不问名望、不问德行,唯才是举;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

  新的招贤令一出,原本几乎无人问津的招贤馆,也陆陆续续的多了士子前来求一个富贵。

  沙子里虽然金子不如金矿多,但金矿难寻沙子易得,没寻到金子不亏,寻到金子就是赚。

  在刘备积极寻才的期间。

  刘标也带着吕玲绮泛舟泗水,来到了淮阴;同行的还有要返回广陵的关平和陈肃。

  原本关平和陈肃是不同路的。

  只因刘标被张飞拦截回下邳跟关平和陈肃有些牵连,两人就被刘标强行给“征用”为船夫了。

  关平还好,答应得很痛快。

  陈肃本不愿意,还想用陈家嫡长孙的身份来自矜身份,结果直接被刘标给胖揍了一顿,麻绳一捆就扔到了船舱。

  动作熟练得让关平都忍不住眼皮一颤。

  最令陈肃惊愕的是,渡口还遇到了同样泛舟泗水的陈应。

  陈应以叔叔的身份又给陈肃“上了一课”,还让刘标好好“管教”陈肃,最终胳膊比不过大腿的陈肃,只能闷闷不乐的给刘标当船夫。

  河畔。

  船头。

  刘标抛竿独钓,香味扑鼻而来。

  吕玲绮正在岸上熟练的炙烤刘标自泗水中钓起的鲜鱼。

  关平则是兴致勃勃的生火,时不时的盯着烤鱼,吞了吞唾沫。

  陈肃则是双手环抱、“赌气”似的的坐在船头,背对着刘标。

  不多时。

  关平拿着烤好的鱼跳上船头,给了刘标一串,拿了一串,又啃着一串。

  “嗯嗯,真不错,这鱼可真香。”

  “可惜啊,有人吃不上啊。”

  关平故意将另一串烤鱼在陈肃身旁绕了绕,那语气要多欠揍有多欠揍。

  陈肃下意识的吞了口唾沫,哼了哼:“我不吃烤鱼。家父说了,烤鱼会烤掉鱼的鲜味,只有生鱼才是最鲜美的!”

  关平嘁了一声:“生鱼那是鲜味吗?那叫鱼腥味,也就是臭味。你就是没吃过美食,才会认为生鱼的味道是鲜美。”

  陈肃鼓着腮帮子:“我乃陈家嫡长孙,自幼锦衣玉食,你才没吃过美食!生鱼的味道本就鲜美。”

  关平无言以对,看向刘标:“孟临,你替我反驳。”

  刘标头也不抬的盯着水面:“这有什么可反驳的。生鱼多虫卵,入胃为虫,久之必成内疽。”

  陈肃微微一愕,哼声:“你这是在吓我。胃里怎么可能长虫子。”

  刘标轻笑:“阿肃,你既然自幼读书,那也应该听过讳疾忌医的故事。你可曾想过,若这胃里真的生了虫子,人能活几年?”

  陈肃心中有些慌,又不想认可,犟嘴道:“你又不是医。”

  刘标猛地一提鱼竿,又是一条肥鱼上钩:“我虽然不是医,但神医华佗和吴普都跟我很熟。”

  “两位神医都跟我提过生鱼多虫卵不可生食的禁忌。你可以不信,可这将来陈元龙若因此早逝,那就是你不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