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9页

万历公务员_第9页

  这话一出。

  顾老头、老柯氏、顾老二一家、顾老三一家、包括顾学州和顾青,都不敢相信地看着他。

  五两银子。

  这要是在富贵之家,那就是散散水而已。

  可在顾家,那绝对是顾家不可承受之重。

  须知道。

  在这时候,一两白银可以换一千至一千五百文,也就是一千多个铜板。

  之所以有五百文的区间,也是因为铜板的年份不同、大小不同、重量各异。

  再加上,民间盗铸的劣质铜钱,兑换比率更高,通常需要三四十文至六七十文才能兑换一分银子。

  所以也就有了这么一个区间。

  而五两银子,那就是五千多个铜板啊!

  顾长庚也是真敢开口。

  顾老三和顾陈氏只能是默不作声。

  顾青这一病,让他们两人在这顾家失去了话语权。

  特别是在这时候。

  毕竟,要不是顾青的这一病,五两银子,顾老头还是能想办法拿出来的。

  就是这老柯氏,听到了五两银子,也是为之一顿,看了看脸色还有一点儿苍白,身形有一些瘦弱的顾青。

  一丝隐晦的嫌弃之神色,一闪而过。

  很显然,要不是顾青这一病,她老头子还是可以拿出五两银子来,好让老大去参加院试。

  顾老大考了这么多年。

  以前对于科举考试不怎么熟悉的老柯氏,现在也明白了不少的规矩。

  这一次,确实是大好的机会。

  这一次要是错过了,秀才名额差不多满了,往后肯定会更难考。

  再等下去,啥时候是个头啊。

  “往年都是三两银子便够了,今年为何多了二两?”顾老头看着顾长庚,开口问道。

  顾长庚眼神微微躲闪了一下,却又镇定自若地解释道:“我想着这一次机会难得,便多买一些讲义,再和好友一起去请老先生讲学,自然是需要花费。”

  “不说这讲义一书难求,就是这一日两餐,那得有的吃,有的住吧?”

  “我这已经算少的了,就同窗张志远,他回去便直接要了七两银子,买下了去年院案首的注解经义呢。”

  顾青一听,也就明白了。
  

  好家伙。

  这不就是花钱买下了学霸学习时候的资料嘛。

  原来,在这个时代也流行这玩意儿啊。

  还别说。

  读书人的事儿,顾老头等人还真的就不是很懂,听着顾长庚的一顿忽悠和画大饼。

  还真的就松动了。

  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钱就是没钱,有心想要拿出五两银子,却没那本事。

  顾长庚见到顾老头在犹豫着,便叹了一口气。

  “唉。”

  “爹、娘,我也不想为难你们,家里又出了点意外,肯定是没钱了吧。”

  “没事儿,我不去买讲义了。”

  “老是开口问你们要钱,我也过意不去,这院试次次不中,可能是我命该如此。”

  “要不……。”

  柯氏一听,便忍不了了。

  给顾青看病有钱。

  等到了我丈夫院试,便拿不出钱来了?

  这一次大好的机会。

  若是不努力一番,以后怕是真的永远都考不上秀才了。

  “爹、娘。”

  “如今我们家收了不少粮食,等交了赋税,肯定还有一点儿余粮吧?”

  “先向大伯、二伯、堂兄他们家借一点儿,等到卖了粮食,再还他们便是。”

  “这一次的机会这般难得,大郎等了这些年,为的不就是这样的机会嘛。”

  “若是大郎高中秀才,爹娘脸上也有光啊,还能免去赋税徭役,拿着廪粮和廪饩银。”

  “还请爹娘三思啊。”

  不得不说。

  一个被窝睡不出两个人来。

  顾长庚会画饼,柯氏画的饼也不差。

  当即就说动了老柯氏。

  “当家的,贤梅说的不错,我们不是还有……,嗯你去向大哥、二哥、四弟、五弟他们去借一些。”

  “等到我们卖了粮,再还他们。”

  “老大院试要紧啊。”

  第10章 人微言轻举步难
  顾青总觉得顾老大没有说实话。

  可这会儿。

  他人微言轻。

  就算是提出了质疑声,也没有人会相信,反倒是会引来大伯一家的不满,让自己的爹娘更加为难。

  所以,只能是默默地坐在那里。

  而老柯氏的一番话,让顾长庚心下一喜,原本有一些拧巴的眉头,都舒展开了。

  至于顾老二,只能是再一次不慢地轻哼一声。

  然而,在这个家,他的这点儿不满,也没人在意。

  相比较起来。

  顾家三兄弟,顾老大是第一位,顾老三是第二位,顾老二是第三位。

  之所以如此。

  一来,顾老二的婆娘明氏给他生了两个女儿,至今肚子也没个动静,给他生个儿子。

  二来,顾老二的性子就是那种带着点儿愚蠢的机灵,他没有顾老三那么老实,也没有顾老大那么能说会道。

  在地里干活儿会偷懒,在家吃饭会耍小聪明,总要多吃几口鸡蛋花。

  明知道二老偏向于顾老大,却还想着要公平,要享受和顾老大一样的待遇。

  自然是更加讨不到好处。

  有了老柯氏这句话,再加上顾老大和柯氏画的饼。

  顾老头最后只能是无奈地点点头。

  说白了。

  这些年的心血都花在老大的身上了。

  现在已经相当于是一个无底洞,只能是埋头继续往里面添。

  手中有钱,心中不慌。

  虽然这会儿钱没到手,也不妨碍顾老大心下有了底气,顿时又开始画着大饼。

  什么去岁的院案首如今当了六品的官,连县太爷见到了,也要施礼。

  家里起了三进三出的院子。

  给娘老子买来三个奴婢使唤,从此之后,连地都不用下了,忙的时候,找来几个短工。

  从此以后成了老爷夫人。

  又给顾老二和顾老三画起大饼来。

  这就是顾老大。

  知道要雨露均沾,让这一家子都能盼着他画出来的大饼。

  什么他要是得了一个六品的官。

  老二家的两个闺女就不是什么赔钱货,到时候,肯定会找一个好婆家。

  说不得,他们还会得到丰厚的聘礼呢。

  听得顾老二也是一阵心动。

  盼望着顾老大明年能够榜上有名,高中秀才。

  也给顾老三画着饼。

  什么他要是得了一个六品的官。

  老三家的顾青就能去私塾上学了,将来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给他们考一个秀才回来。

  到时候,顾家就是一门四秀才。

  对。

  顾老大也不忘给自家的婆娘柯氏画饼,好让她全心全意支持自己。

  顾青看得出来,大家似乎很享受吃着顾老大的画出来的饼,那顾老二似乎都已经开始幻想起来。

  不得不说。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读书人。

  只要是和读书沾点边儿,就能够享受着读书人的身份红利。

  文人这个身份自古以来都带着天然的优越性、权威性……欺骗性。

  顾老大高兴地抱着幺儿顾学裕去西屋休息,只等着二老筹钱给他,再出去享受。

  至于家里的大小事儿。

  对于他而言,那都和他没什么干系。

  之所以抱着幺儿,自然是因为顾学州长大了,十四岁了,说话也不大听,还会质疑他的话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