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21页

万历公务员_第21页

  顾家村为数不多的秀才之一。

  二子从商,成为了江浦县有名的商贾之一,早年就跟着一个行脚商,后来得了一场造化,从此发家致富,还拥有了一支船队。

  江浦县地处长江以北、应天府之北。

  一江之隔,想要连接南北,那就必须要依靠船。

  而有一个船队,那必定是要有一些手眼通天的关系,上下都能打点好,才能在这应天府的北边儿,有一支船队。

  不然,仅仅是一个漕帮,就能够把他的船队给蚕食殆尽。

  三子也考中秀才,如今在正在继续求学,等三年之后的参加乡试,要是高中,那就是举人老爷。

  另外还有三女,也都是嫁了一个不错的人家。

  所以,顾家二爷在顾家村的威望还是比较高的,家中也还算是富裕。

  也正因为如此,顾家这一支的五个兄弟还算是团结,在顾家二爷的帮衬之下,都还能撑起一个家,送家里的后辈儿们识字读书、参加科举。

  顾老三一下子借了九十两白银,当然,其中真正的白银也就三十多两,剩下的全都是铜钱。

  在明朝中期,白银已经成为了主要货币。

  其原因就在于这铜钱粗制滥造,还有很多私人铸造的铜币,导致铜币的货币价值一直在贬值。

  购买力在下降。

  而黄金的储存量非常低,相对来说,白银的存量要多一点儿,也就成为了货币。

  顾老头的脸面自然是不值钱的。

  就算是现在顾老大出面开口借钱,那更是没人会借给他。

  一个人的名声臭了,干啥都是错。

  顾家大爷和顾家二爷等人,还是看在读书的顾学州,以及即将读书的顾青两人的面子。

  这才继续借了钱。

  说白了。

  前者八十两是为了消灾。

  顾老大再怎么样,那也是顾家的人,不能就这么让他死在外面,还把顾家的名声给搞臭了。

  后者十两是为了养一个读书人。

  不管是顾学州还是顾青,只要是他们两人有一人能够考中。

  对于顾家这一脉来说,都是天大的好事儿。

  宗族观念在很久很久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后来也就有了一个词,叫做名门世家。

  而相对来说,南方的宗族观念是最浓厚的。

  顾老头带着顾青四处凑钱,用来买纸笔、交束脩。

  顾陈氏则是开始给顾青缝制一套衣袍,因为顾青现在身上穿的衣袍已经旧了,不能让他去私塾,被同窗笑话。

  顾老三则是去砍了竹子,要给顾青编织一个箱笼。

  说起来,顾学州的那个箱笼就是出自于顾老三之手呢。

  顾老大一个读书人,顾老二一个懒散人,前者看不上这个手艺,后者是不愿意学。

  也就顾老三学了几个手艺,想着以后要是有什么了,没法儿种地,还能有一个手艺养活家人。

  不管在什么时期,普通老百姓永远是真正践行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真理。

  等到顾老头带着顾青回来。

  已经是下午。

  他没有把钱锁起来,而是直接藏了起来。

  因为这一笔钱,也算是顾家的希望,不能出现一点儿的差错。

  顾青在没有去私塾读书之前,依然是跟着顾老头下地干活儿,什么都做,还继续端茶倒水,和以前没什么区别。

  看的顾老头是越发满意,就连老柯氏在喝了顾青递上来的水之后,也顺嘴问了问顾青,累不累,要是累了,是可以休息一会儿的。

  对于老柯氏而言,不管是顾学州还是顾青,那都是她的孙。

  只要是有个出息,那她也有面子。

  以前的顾青,那肯定是没啥出息,和他老子一个样儿。

  如今的顾青要去读书了,那肯定是第二个顾学州,甚至是第二个顾长庚。

  顾青笑着回道:“不累,跟着阿爷、阿奶一起干活儿,不管做什么,都不累。”

  这小嘴儿,那是越来越甜了。
  

  听得老柯氏心里一暖,这段时间出了顾老大这事儿,老太太是真的深受打击。

  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笑过了。

  这会儿,脸上总算是看到了一丝笑意。

  “好孩子。”

  老柯氏把碗递给了顾青,称赞了一声。

  顾青看起来好像是得了一声称赞,高兴的不得了一样,抿着嘴,不好意思地笑着快步走开了。

  这神情,看不出来一丝表演的痕迹。

  接着就是带着幺妹顾秀芹一起,给顾老二、顾老三端去了水。

  说起来,他们以前干活儿,没有喝水的习惯,都是埋头苦干,累了就直起腰休息一会儿,然后接着干,拿来的水,一部分都是被顾老二给喝了。

  而现在嘛,大家都有的水喝。

  还别说,那一碗水下了肚,疲惫之感顿时缓和了不少。

  一直等到顾学州放学回来,顾老三连夜编织的箱笼也编好了,顾陈氏缝制的衣袍也在顾秀梅的帮忙之下,缝制好了。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顾青又给顾学州背诵了一遍《千字文》。

  顾学州也是瞪大了双眼,张着嘴,有一些不敢相信地看着顾青。

  他教了顾学裕大半年的时间,到现在,他那弟弟也就会前面八句,后面的再怎么教,就是记不住。

  而顾青听了这么长时间,连字都没见过,仅仅是听着他读,就会背了!
  当然,科举考试不是会背千字文,会背四书五经就能够高中,他顾学州这些年下来死记硬背也能背下四书五经。

  可一到考试,他就歇菜了。

  不过嘛。

  顾青最起码证明了一点,他适合读书。

  去城里的头一天晚上。

  顾青又听到了顾陈氏和顾老三的悄悄话。

  以及后面有些不可描述的声音。

  第23章 小二郎进城求学

  “当家的,我这莫不是在做梦吧?”

  晚上,顾陈氏激动的有一些睡不着。

  这几天,都是在连夜赶着缝制衣袍,早上天不亮还要起来下地干活儿。

  中午的碗筷倒是不用她洗了,又重新变成了柯氏的活儿。

  可就算是如此,就算是她这会儿其实已经累得,躺在床上,便一点儿都不想动了。

  却还是精神奕奕,睡不着,推了推顾老三,轻声地说道。

  顾老三这会儿也睡不着。

  他原本也是没有想到会有这么一天,自家的儿子,可以去私塾读书了,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了。

  就好像是做梦一样,以前也确实是做过这样的梦。

  但是第二天也就忘了,只觉得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特别是顾青失足落水之后。

  更是觉得,能够保住小命,那已经是老天爷保佑。

  谁能想到会是这么个结果呢?

  “我也感觉好像是在做梦,小青竟然能去私塾了。”顾老三老实了半辈子。

  这一次,其实也是为了顾青能够去私塾,出了不少力。

  是真的出力。

  干活儿最卖力。

  顾陈氏也是看在眼里。

  当年图的也就是顾老三实在,没有那些个花花肠子。

  对于大部分的普通人而言,只要是踏实能干,肯定是可以撑起一个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