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116页

万历公务员_第116页

  张居正能在还没完全看完《货币论》的时候,就想到立即回京师,见一见顾青,和他聊一聊这本书。

  至于什么故作矫情,又或者是让小皇帝、六部大臣、内阁大臣们知道,他张居正不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人,都已经不重要了。

  他现在满脑子都是这《货币论》的内容,以及很多疑惑不解的地方。

  张居正作为大明的“新政大学士”,他很清楚,这一本书里面的很多内容,单独列出来,似乎还能无限延伸。

  这是一种全新的,他从未接触过,但是却又关乎于新政,关乎于大明中兴、民富国强的一种理论。

  或许,这才是真正适合大明新政的理论。

  所以,第二天,张居正就直接上路,快速赶回京师,而不是历史上那般三催四催,最后才不情愿地回京师,一路上还顺带游山玩水,似乎一点儿也不着急的样子。

  而在京师这边。

  申时行等人找了一个幽静的花苑,平日里,都是一些诗社的学子们,在这里附庸风雅的地方。

  派了人,前往国子监,请来了王锡爵、顾青二人。

  先声夺人。

  这是顾青原本就打算好的。

  如今,随着王锡爵一起到了这青竹园,看到了端坐在雅间之中的几人,总有一种影视剧里面,庞青云见到清朝的三巨头一样。

  六位大臣们高高在上,天下权柄尽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那种智珠在握、闲看风云的执棋人姿态。

  “学生顾青,见过诸位大人。”

  正所谓,入乡随俗,该有的礼仪,不能不遵守。

  要学一学胜天半子的祁同伟,为了目标,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申时行打量了一下顾青。

  第一感觉就是一身正气,不管是顾青的身材,还是顾青那俊朗的相貌,给人的第一感觉,那就是‘正’。

  再然后,就是不卑不亢,谦逊有礼。

  最后,则是那一双明亮的眼睛,也是一双,申时行等人第一次在一个少年的身上,看到的一双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一双眼睛。

  剑眉星目,充满着智慧。

  “无须多礼,快起来,坐那。”申时行温和地说道。

  顾青起身道:“多谢大人。”

  随后便坐在旁边的一把交椅上,身边的桌子上,还放着一杯茶,一本书。

  茶自然是上好的武夷山茶。

  书则是顾青自己编撰出来的《货币论》。

  申时行这才开口道:“前几日,我们得王祭酒赠送一本书,言此书蕴含许多道理。”

  “某初始还以为会是什么圣人之言,可这圣人之言,某也已经读过,不可能还不知道。”

  “等到某看完你所写的《货币论》之后,也就明白王祭酒所言的道理,是什么呢。”

  “只不过,这通货本位一篇,老夫有一疑问,我大明是银本位、还是铜本位呢?”

  顾青在编撰《货币论》的时候,就想过这个问题。

  所以这一会儿,也不用沉思,只是稍微组织了一下语言,便回道:“回大人,学生以为,算得上是银本位,却又不是真正的银本位。”

  申时行等人又好奇了,不明白顾青这么说的意思,问道:“何意?”

  顾青解释道:“大人,我大明朝自洪武年开始,发行过大明宝钞,也就是纸币,然纸币之价值,相对来说,要低很多。”

  “然,朝廷发放纸币,百姓们也进行了兑换和使用,只是到了后来,大明宝钞还是被废止。”

  “学生觉得,这就是信誉,把大明朝看做是一个商贾。”

  “起初,商贾的信誉很高,大家也都相信他,所以他说可以用手中的纸来换取他的货物。”

  “而不管是百姓,还是其他商贾,都相信此人,便也都相信他所发行的纸。”

  “但是后来,时间长久,纸币越来越多,还容易损坏,甚至是也有人私自造纸,以至于纸币越来越多,我辛辛苦苦编制的一双草鞋,以前卖一张纸,然后我用一张纸换取了一斤米。”

  “可到了现在,我还是一双草鞋一张纸,等我去买米的时候,东家却说,需要五张纸,才能买一斤米。”

  “为何会如此,只是因为纸币太多,信誉慢慢降低,东家的地窖里面已经存放了太多的纸币,有一些甚至是已经腐烂了。”

  “所以,纸币也就不被认可,只能是慢慢地退出市场。”

  “再后来,我朝又开始发行铜币,而随着我朝开始进行海上交易,从国外流进来很多白银,这种原本在我朝就比较稀少的白银,似乎更有价值。”

  “自黄金、白银作为原本就一直认可的货币以来,白银的价值一直也比较高。”

  “而随着国外的白银流进大明本土,白银也就慢慢地成为了商贾、百姓们,甚至是大人都认可的货币。”

  “这时候,大明也就算是银本位。”

  “但是,朝廷却还依然发行铜币,以通宝钱为主,白银则是东南沿海的商贾,以及士大夫阶层通行,导致百姓们也跟着盲从。”

  “一两白银兑换一千个通宝钱,这种换算率太高,导致铜钱的货币价值大大降低。”

  “铜币越来越多,从外部流进来的白银越来越多,但是这白银却又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如此一来,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百姓们手中都是铜钱,一千个通宝钱,只能兑换一两银子。”

  “百姓们需要挣多少年,才能兑换一两银子呢?”

  “若是大明开始发行银币,使得市面上,银币和铜币保持一定的量,才算是真正的银本位。”

  “故此,现在的大明已经在以白银为货币进行交易,官府却依然只是发行通宝钱。”

  说白了。

  大明的白银并没有掌握在官府的手中,而是东南沿海的商贾们,是士绅阶层的人。

  这些人掌握着白银,家中库房里面,估计都是白花花的白银。

  大明的官府掌握着本土的铜矿,依然在铸造通宝钱,发行通宝钱,作为大明的官方货币。
  

  这种货币政策是矛盾的,也是非常落后的,更存在着非常大的隐患。

  等到了崇祯时期,直接就出现了通货膨胀,以至于铜钱不值钱,而百姓们手中都是铜钱,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可是越攒越不值钱。

  贫富差距已经不是一般的大了。

  李自成杀进大明亲王的家宅之中,看到的却是另一番光景。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是为何,他十分痛恨大明的亲王,大明的那些高官的原因。

  这些人吃的嘴角流油。

  百姓们却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

  申时行等人听明白了。

  大明还不算是银本位,因为官府并没有发行银币,也没有那么多的白银来铸造银币。

  但是,大明的市面上,甚至是他们这些人的手中,都有着不少的白银。

  确实是有着不少的银锭子。

  申时行捋了捋胡须,说道:“老夫明白了。”

  第114章 货币之改路难行

  如果顾青讲述是一些形而上学的内容。

  申时行等人肯定是无法理解。

  但是,关于大明是不是银本位这一点,顾青的讲述还是十分在理,也能让人很好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