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小说
设置
阅读记录
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125页
万历公务员_第125页
内帘官又是很快就看出来了高分的考卷。
“某以为,这和第一场的那个高分考卷,或许是一个人!”
“有一些字体的笔锋看起来就很像。”
“没有想到,他的诏、判、表、诰写的也是非常好,便是能直接入翰林,成为翰林学士,为陛下起草了。”
“是啊,能在三天的时间内写出这般诏、判、表、诰,已经是非常的难能可贵了。”
“当属满分考卷!”
这可不是作弊。
如果他们不给这个考卷满分。
到时候,复查一遍,他们都得受罚,有着徇私舞弊之嫌疑。
所以必须要公正。
除非,他们在事后能够一把火烧了考卷,来一个死无对证。
但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把火烧了。
一个不好,罪责更大。
没必要这么做。
况且,考卷已经糊名,谁也不知道这个考生是谁。
也就更没有必要,为了一个不相干的人,搭上自己的前途。
满分就是满分!
这么多的内帘官都看着呢。
十五日为第三场,试以五道时务策即结合经学理论对当时的时事政务发表议论或者见解。
这一点,就又是顾青的强项了。
前世,他的申论就能够达到九十分的高分。
这可不是一般的学生能够考得到高分。
也是为何,顾青后来能够成为大秘书,能够天天提着公文包的原因。
他的公文确实是独一档。
便是领导的领导的领导,有时候,都会让他来修改一下公文。
顾青也是凭借着这一点,才有了很大的上进。
不然,以他泥腿子出身,没有一个亲戚能够搭把手,帮他一把的情况下,还能坐到那个位置上,肯定是要有一个‘长处’。
如今乃是万历七年。
张居正的新政已经推行了七年。
而在这七年间,也确实是取得了不小的成效。
最起码,国库的税钱多了。
王国光当初清查的仓库也在这几年慢慢地有了改善,不再是亏空的状态了。
除此之外,还有大明在几场平叛的过程中取得的胜利。
以及戚继光镇压倭寇取得的胜利。
这些,也都是这些年,新政带来的成效。
但是,新政也并非毫无弊端。
顾青就直接在这个考卷上提出了‘摊丁入亩’四个字。
这是来自于后来的赋税制度。
施行了很多年。
而‘一条鞭法’就是介于两税法和摊丁入亩之间的赋税之法。
可这‘一条鞭法’短时间内有着不错的效果,时间长了,就会出现更多的弊端。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顾青在前世一步一步往上,对于这一点,实在是太熟悉不过了。
当初在张居正面试的时候,并没有提出这个观点。
为的也是在乡试的考卷上写出来。
有时候,说给张居正一个人听,不如写出来,给所有人看。
然而,这第三场的考卷,内帘官们也因为顾青的一个‘摊丁入亩’而被深深地震撼到了。
“这……。”
翰林、内阁的大学士们都面露难色。
实在是这一张考卷上面所写的内容,有一些惊世骇俗。
不仅仅是‘摊丁入亩’。
竟然还有‘改土归流’、‘火耗归公’这三大政策。
所谓改土归流,就是在西南地区废除传统的土司制度,代之以中央政府直接任命的流官制度。
大明在西南实行的土司制度,到了现在,其实已经出现了不少弊端。
顾青看过那个雍正王朝,后来也在网上看到过相关的评论,雍正时期实行的几个新政,有效地改善了当时的弊政。
也为康乾盛世打下了基础。
所以,也就记得这几条。
至于那个‘官绅一体纳粮’在现在来看,肯定还是不行的,至少,不是他这个秀才在科举考试的时候,能够写出来的。
因为一旦写了。
也就别想要中举了。
而火耗是指税收征缴过程中的损耗,原本由纳税人承担,但地方官员可以自行增派火耗,为贪污提供了机会。
火耗归公后,火耗由中央统一规定并纳入国库,用于地方公共开支和发放养廉银,可以终结地方官肆意敛财的局面。
所以,顾青的这第三场的考卷,对于翰林、内阁的大学士们来说,就不是一张考卷了。
而是治国理政的理论指导。
是一种能够让内阁的首辅和那些大臣们拍案叫绝的新政。
这一下子。
这张考卷也就显得十分烫手了。
有人恨不得直接拿着这一张考卷去内阁,找到首辅大人张居正,向他邀功。
也有人却觉得这上面的内容太过超前,甚至是太过惊世骇俗,应该直接给一个零分。
毕竟,若是真的实行了摊丁入亩,那他家的那几百亩地,就要缴纳更多的赋税了啊。
这还得了!
可这会儿,这一张考卷必须要评一个分出来。
整个内帘官这边都已经吵得不可开交了。
最后还是林锺站出来,说道:“诸公,我等在此争辩不休,若是耽搁了此番乡试,便是罪大莫及。”
“下官以为,既然我等无法商定,不如上表。”
他的意思很明显,自己这些人在这里争论不休,最后还是没有一个结果,那该怎么放榜?
要是耽搁了乡试,他们可真的要因为这一张考卷而毁了前程。
既然如此,不如直接上表,请求内阁来商定。
这一张考卷,是满分,还是零分。
这样一来,他们也不用争论,更不用承担责任。
内帘官们互相看了看。
觉得林锺说的很有道理。
当即就直接联名上表了。
文渊阁衙门内外,楼阁亭台、书房典籍、办公厅堂,数不胜数。但能在大明王朝万千官员与士子间口耳称颂的,唯有文渊阁之宏伟气派。其中,有的建筑出自皇家工匠之手,精雕细琢;有的则是能工巧匠的民间杰作,匠心独运。
今天乃是乡试的最后一天,顺天贡院那边的阅卷也即将有一个结果。
张居正、申时行等人虽然并不想过多地关注今年的乡试,特别是参加今年乡试的顾青。
但是这一会儿,心中难免还是有一些忧心。
处理完了公文之后。
也会有那么一瞬间,很想要知道顾青的考试情况。
在他们看来,顾青这个十八岁的少年郎,算是和他们一样,都是同道中人。
若是稍加培养之后,说不定真的能够成为新政的接班人。
只不过,他们现在乃是内阁大臣,一旦过于关注于今年的乡试,特别是顾青。
而顾青要是有了一个不错的成绩,就又会因为张居正当初赠送给顾青一枚玉佩,后来更是单独会面,容易让那些御史和科道言官们弹劾。
张居正自己自然是不怕这些人了。
他如今已经是虱子多了不怕咬,早就形成了超强的免疫力。
所以根本就不怕这些御史和科道言官们的弹劾。
但是顾青不行。
他还是一个秀才之身,还是一个学生。
一旦被御史和那些科道言官们盯上了,必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设置
×
字体大小:
小 (17px)
中 (20px)
大 (24px)
特大 (28px)
超大 (30px)
背景颜色:
浅灰
淡绿
米黄
淡蓝
浅粉
浅绿
咖啡
灰色
黑夜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