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小说
设置
阅读记录
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131页
万历公务员_第131页
那都和他无关。
然而,质疑之声越来越大,最终还是吹到了这国子监。
顾青直接就被堵在了食堂这边。
国子监祭酒王锡爵去参加自己的女儿白日飞升之礼,还没有回来,并且也都在了国子监的几个司业、学士。
就相当于是校长和教导主任不在,老师也不怎么管学生。
所以,学生们就相当于是自由活动了。
“顾秀才文采斐然,竟然能提出那般策论,你的大作,我等可都拜读了,当真是让人叹为观止。”打头的一人出来说道。
这句话听起来像是夸奖,但实际上还是讽刺。
顾青呵呵笑了两声,不以为忤:“算不得什么大作,不过是一片赤子之心的良言,幸得圣上、阁老们抬爱罢了。”
这时候自然就不能太过谦逊。
毕竟,说自己写的不好,那岂不是说张居正等人有眼无珠?
顾青的姿态足够低,却是一块滚刀肉。
说话已经是滴水不漏了。
毕竟,前世也是混出来的大秘书,自然和这些个国子监的学生们,不在一个段位。
顾青这个解元可不是其他州府的解元,而是顺天府乡试的解元。
其考卷不仅进入了内阁,更是上达天听。
如今,内阁已经开始推行顾青之良策,若是公然直接反驳,那就是反对新政。
张居正圣宠依旧。
无人敢直接站出来摸一摸虎须。
“天子青眼、阁老抬爱,顾青一片赤诚之心,为大明之中兴而绞尽脑汁,写下了三策,自以为也算是浅薄之言、却又是拳拳爱国之心。”
“如今之大明……。”
顾青笑意吟吟,话里话外却是明明白白的反击,为自己的三策而正名,说的一众学生也是哑口无言。
双方根本就不在一个段位。
顾青言语之间就是国家大义,一心为民,又显得自己非常谦逊,国子监的这些学子们都觉得自己是不是在无理取闹了。
听着听着,竟然有一种心中有愧的感觉。
也有人说不过,真的就要无理取闹了。
众人正待要开口围攻顾青,却被一众锦衣带刀侍卫的动静给镇住了。
看服色、外貌,是锦衣卫没错了。
为首之人,单手压刀,问道:“顾青何在?”
众人连忙让开了路,顾青这才上前两步:“顾青在此。”
“顾相公可是让小人好找。”锦衣卫领头之人打量了一下顾青,立刻又道:“圣上口谕,招顾青即刻进宫,勿得拖延!”
顾青躬身施礼道:“顾青遵命。”
说罢。
便起身跟上了锦衣卫领头之人。
在他们的护卫之下,直接前往皇城。
国子监的学生们见此,一个一个神色各异。
一边跟风,觉得顾青一个十八岁的少年郎,便是写了《算学新解》、《货币论》,才来国子监读书一年多,就高中了解元。
这还不算什么。
按照有一些传闻,甚至是要连中小三元、大三元。
自明朝立国以来,也就两个人。
顾青便要成为这第三个人。
他们自然是酸了。
又是一群年少气盛,甚至是还有一些家学的监生,自然觉得顾青写的那什么三策,根本就是狗屁。
什么摊丁入亩,什么火耗归公,完全就是胡言乱语。
他一个只不过读了七年书的小秀才能懂什么叫做治国理政,懂得什么叫做治国安邦吗?
他不懂!
可是,现在见得顾青已经得圣上召见,却又担心,顾青到时候身居高位了,又得回来找他们算账。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那什么,我要去藏书阁看书,就失陪了。”
也不知道是谁先开了口。
第一个掩面逃离了这里。
其他学生们也都是一样,连忙找了一些蹩脚的借口,直接离开了食堂。
“呸!”
也有一些自诩为清流的监生,对于这些人的逃散十分不屑。
刚刚还义愤填膺呢。
转眼就被吓跑了。
读书人的骨气呢?
喂狗了吗?
顾青其实还想要和这些人辩一辩。
谦逊并不代表着就好欺负。
也不能给人留下一个他好欺负的形象,不然,以后谁都得上来踩一脚。
不过,他也仅仅是热场了一下,还没正式开始就被打断了。
圣上遣使传诏,召顾青入宫觐见。
这自然是大事儿。
便是对顾青再有不敢,也不敢拦着说先辩论好了,再去见皇帝。
再说了。
顾青的一番言语,已经是让他们哑口无言。
根本就辩不过啊。
朱翊钧的召见,顾青其实也一直在等着。
从来到了大明之后,知道自己是在万历元年,就已经开始谋划着这一步了。
特别是现在的万历帝朱翊钧还比较年幼,十六岁的年龄。
心智差不多已经算是成熟了。
历史上,说万历帝薄情寡恩。
但是既然在这样一个时代,那就绕不开他这个皇帝。
出了国子监。
锦衣卫的领头人直接让顾青上马,前往皇城。
这也算是皇权特许了。
不然,还真的没有谁敢在京师城里面纵马。
顾青随即翻身上马。
锦衣卫等人也跳上自己骑来的马匹,一起向着位于顺天府城北的宫城而去。
不多时,已经到了宫城外。
留了伴当在门外牵着马,锦衣卫的领头人先一步翻身下马,动作极为流利,顾青也跟着下马后,验过腰牌,就从承天门步行入宫。
穿过了两重宫门,用了一刻钟的时间,终于走到了雍肃殿前。
顾青留在殿门外,锦衣卫的领头人则是先一步进殿回复。
很快,殿中就传出话来:“宣国子监监生、乡试解元顾青进殿。”
张居正虽然在大明只手遮天。
但是这时候的朱翊钧已经十六岁,去年也完婚了,已经开始执掌权柄。
今年年初,就已经开始亲自处理国事。
而非还和以前那样,是一个没有感情的盖章机器。
但凡第一次觐见圣上的臣子,多半是诚惶诚恐,而顾青完全没有慌乱。
行动致礼,都是依着应有的礼节而来,不见一星半点的错误。
朱翊钧是知道张居正似乎比较看好顾青,也看过顾青所写的《算学新解》、《货币论》。
如今,也看过顾青所写的三策。
这时候的朱翊钧还没有成为后来那个突然就被大臣们劝说着,对张居正的仇怨越来越大,最后直接开始清算张居正的万历帝。
十六岁的年龄,看起来也确实是犹如一个高中生一样。
至于朱翊钧对于顾青的第一印象。
沉稳的气质,出众的外表,正好符合了朱翊钧这些年来,通过《算学新解》、《货币论》的著作,再加上,从张居正或者是其他大臣们的奏章,以及口述中,所猜度出来的形象。
也就比他大两岁,却能编撰出来《算学新解》,还能写出《货币论》,更能够想到摊丁入亩、火耗归公、改土归流这样的良策。
确实是英雄出少年。
和以前见到的那些殿试之时的学子们不一样。
朱翊钧的声音似乎也正在一个变身期,声调高了就容易破音,声调低了又似乎没有气概,所以,他一直在夹着嗓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设置
×
字体大小:
小 (17px)
中 (20px)
大 (24px)
特大 (28px)
超大 (30px)
背景颜色:
浅灰
淡绿
米黄
淡蓝
浅粉
浅绿
咖啡
灰色
黑夜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