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132页

万历公务员_第132页

  “端的是一个风流倜傥的少年郎,能于十五岁写出《算学新解》、十七岁写出《货币论》、十八岁提出摊丁入亩、火耗归公、改土归流之策,已经是才学斐然,同龄之中无人能及也。”

  顾青连忙抱拳道:“学生以驽钝之才,竟蒙圣上抬爱。学生感激涕零之余,也是愧不敢当。”

  他现在虽然过了乡试,有了举人之名,但是说到底,还是一个国子监的学生。

  并没有一官半职。

  所以在朱翊钧面前,还是得自称学生。

  天下学子那都是天子的门生。

  “学生幼年家贫,无以读书,后来父母日夜劳作,才得几两钱,让学生能有机会读书,学生自当是万分珍惜。”

  “至于能够写出《算学新解》、《货币论》乃是圣上圣德庇佑。”

  “若无圣上坐镇京师、安抚万民、治理国政,使得学生这般寒门之人,也能有读书的机会。学生自然是无法识字读书,也就没有机会编撰出来《算学新解》和《货币论》。”

  这些自然是套话。

  在朱翊钧这样的人面前,那就不能因为他的夸奖而沾沾自喜。

  特别是,顾青也就比他大两岁。

  顾青要是显得越骄傲自大,也就越是容易让朱翊钧滋生出来不满、羡慕、甚至是嫉妒的心理。

  因为他被张居正教导了七年之久。

  没有人知道他这七年是怎么过来的。

  对于年少的朱翊钧,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也没有完全尝到无上权柄带来的极致享受之前。

  他依然还是一位被老师管的太严,甚至是已经开始有了叛逆心理的少年。

  顾青也很清楚。

  要是在朱翊钧面前表现的过于激进,说出对张居正所说的那些话来,就会让朱翊钧觉得他轻佻。

  而这两个字一旦在朱翊钧的心中滋生出来,对于顾青以后的仕途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影响。

  所以,他必须要表现的谦恭,再抬高朱翊钧,做一个朱翊钧身边的夸夸教。

  果然,夸夸教还是有用的,朱翊钧也觉得这其中有一些自己的功劳,天下要是不稳定,要是动荡不安,顾青还有机会读书,还有机会接触算学,还有机会写出《算学新解》吗?

  肯定是没有那个机会的,若是动荡不安的朝局,百姓们肯定是颠沛流离、流离失所,哪还有机会去耕种,去赚钱,供一个读书人啊。

  便是有钱,那也不可能还会安稳地在学堂里面读书。

  当然,朱翊钧这时候确实是吃这一套罢了。

  真要是到了三十多岁。

  朱翊钧才不会被这么一点轻飘飘的夸赞之言,给糊弄过去了。

  朱翊钧对顾青很是满意,甚至是已经想要让顾青能够跟着他一起陪读,想要,肯定很有趣。

  但顾青却是对坐在上面的万历帝朱翊钧,却有着隐藏得很深的反感。

  不仅仅是针对朱翊钧这个人。

  更是对于朱翊钧这个身份。

  毕竟,在前世就算是领导,那也是在一个比较安全的规则内相处,并没有太大的风险。

  可是眼前这个坐在宝座上面的十六岁少年郎却不一样。

  他就是一只幼虎。

  迟早要长大的。

  到时候,就是一言定人生死。

  若是李世民这样的帝王也就罢了,绝对是一个好伺候的。

  而朱翊钧却不一样,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养成了他比较极端的性格。

  这样的人,不太好相处。

  再加上,他又坐在那个位置上。

  就更难相处了。
  

  便是在面对张居正的时候,顾青也没有太大的反感心理,更是因为张居正乃是一个愿意遵守规则,也并不是好杀之人,又是一个在史书上着墨非常多,名气也比较正的人。

  所以并没有太大的感觉。

  所白了,此乃地位使然。

  朱翊钧这个人,再配上大明帝王这个宝座。

  一下子就让顾青有了这种心理。

  想要早一些见到朱翊钧。

  却又讨厌不好哄的朱翊钧。

  当然,顾青不可能在这时候就把这种反感的情绪表露出来,他压的很好,让朱翊钧一点儿也没看出来。

  怎么说,也是大秘书出身。

  控制自己的情绪的自控力还是非常强的,察言观色的能力也很强。

  朱翊钧是不是发自于内心的高兴。

  顾青一眼就能够看出来。

  朱翊钧也不过是十六岁的少年郎,就算是这几年生活在张居正的严格掌控之下。

  他也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

  便是古人成熟的比较早,可十年前还是一个没人疼、没人爱的皇子,又当了好几年的盖章机器。

  朱翊钧的性子又能成熟到哪里去呢?
  所谓的成熟,不过是古人成家立业的比较早,被锻炼出来的罢了。

  可以说,古人的生活节奏一点也不比前世顾青所处的那个时代慢多少,似乎是更快一些。

  毕竟,这时候的古人是人到六十古来稀啊。

  顾青在朱翊钧的面前,不管是言语还是神情,又或者是态度,都是拿捏的非常到位。

  也是已经想象过无数次,试验过很多次了。

  顾青也清楚,自己来到了顺天府国子监读书,再一路参加乡试、会试、殿试,早晚也要和这位大明天子见面。

  只不过是早晚得事情。

  所以,在朱翊钧面前该如何表现,才能哄好这位少年天子,也是有着一定的讲究的。

  这就好比,当初在考公的培训班里面,培训班的老师讲解面试的技巧是一个道理。

  顾青之所以在张居正的面前,有着那般表现,甚至是提出了火器能够灭一城,也是故意为之。

  毕竟,太沉稳的性子,对于这时候的张居正来说,也不行啊。

  万历七年了。

  他的身体已经积劳成疾,疾病缠身,张居正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点。

  所以,顾青才会在张居正面前表现的初生牛犊不怕虎,激进之中,又带着一丝赤诚。

  朱翊钧笑着道:“你的简易数字计算法当真是有趣,朕学了之后,也能很快算出几百几千的加减乘除了,还有几何学,也让朕感觉耳目一新。”

  “朕也有好几处地方不解,你可愿意为朕解惑?”

  站在朱翊钧旁边的冯保,听到他说出这般话来,嘴角微微一翘。

  顾青是张居正看好的人。

  而他和张居正之间的关系很好。

  自然也希望皇帝朱翊钧和顾青的关系也很好,最好,能好的非同寻常,甚至是能成为朋友。

  这样一来,他也能高枕无忧。

  顾青躬身:“圣上之疑,学生当知无不言。”

  朱翊钧便连忙让冯保拿出了他的一些笔记来,就好像是一个高中生,在遇到一些数学题的时候,非常地感兴趣,有一种,不解此题,饭都不吃了的那种。

  顾青就在这雍肃殿上,给朱翊钧讲解算学题来。

  这一讲解,就是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小时的时间。

  冯保提醒朱翊钧该去批阅奏章了。

  朱翊钧才依依不舍,放弃了解题。

  冯保挥挥手,让陈矩把顾青送出宫。

  朱翊钧让人去召见顾青,其实也是听闻顾青这一次乡试考中了解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