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133页

万历公务员_第133页

  不仅如此,顾青在县试、府试、院试的时候,也是案首,得了小三元之名。

  当然,这些也都是冯保刻意在朱翊钧身边吹得耳边风。

  他是知道朱翊钧在见到了简易数字计算法之后,对此很感兴趣,在批阅完奏折之后,还会做一做算术题。

  并且还得到了张居正的允许。

  冯保不知道的是,张居正对于朱翊钧的严格教导,事无巨细都有着要求。

  导致朱翊钧已经有了叛逆之心,所以,就以想要学算学,想要学简易数字计算法为由,做一些自己还算是感兴趣的事情。

  从而不会天天就按照张居正要求的那般,读圣贤书、练习写字等等。

  所以,才会对算学有了一些兴趣。

  这其实是反抗张居正的严厉管教的一种试探。

  只不过,冯保觉得简易数字计算法乃是顾青所创,而张居正又看好顾青,小皇帝想要学简易数字计算法,那也就顺着他了。

  顾青就能感受的出来,朱翊钧并非是真的对算学感兴趣,他学的那些,都是算学里面很容易理解的一些算学知识点,大部分也都是计算,而非更深奥的算学知识。

  就好像是一个三分钟热度罢了。

  不过,不管如何,自己先声夺人,出名趁早的谋划算是成了。
  

  在这万历七年的乡试之后,和万历帝朱翊钧打了个照面。

  关系也就在这一刻,算是正式建立起来了。

  第119章 鹿鸣宴上露锋芒(日万)

  从紫禁城中出来,便已是酉时。

  再等到顾青一人独自回到国子监的时候,二更的更鼓都在大街小巷中给敲响。

  又复盘了一下今日见到朱翊钧时候的表现,又想了想往后的局面。

  便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别看当今皇帝朱翊钧不过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郎,就觉得随便糊弄一下就可以过去了。

  他可是从小缺爱,后来又被李太后、张居正、冯保三人严格掌控的提线木偶。

  心性上已经出现了和普通的十六岁少年郎不同的一面。

  或者说,从小缺爱,造成了他薄情寡恩的性格。

  这样的天子,才是最难应对的。

  顾青又是第一次和万历帝朱翊钧见面,在行为上、语言上都要斟酌一下。

  就算是夸夸教,那也要恰到好处。

  冯保等人就算是把万历帝朱翊钧掌握在手心,那也不会是一点儿好脸色都没有。

  相反,冯保肯定是可着劲儿地哄着朱翊钧。

  甚至是比他顾青还要会哄。

  所以,顾青能做的就是在这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不至于在万历帝朱翊钧的心中,留下了什么不太好的一面。

  而到了第二天,顾青却接到了来自于申时行之子申用懋的请帖。

  午后,顾青应邀前往风满楼。

  申用懋如今也是十九岁,也就比顾青大了一岁。

  也是参加了今年的顺天府乡试,登上了乙榜。

  “申兄。”

  顾青进入风满楼的时候,发现这里静悄悄的,这会儿可是午时左右,也算是饭点的时间。

  却不见几个人,想来,应该是申用懋包场了。

  申用懋笑了一下:“久闻顾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气质非凡啊。”

  “申兄谬赞了”顾青淡然地回了一句。

  “顾兄,这位乃是太岳公之子张敬修、张懋修、张简修,这位是吏部尚书王大人之子王兆河。”

  此时的张敬修已经二十八岁。

  还是一个举人的身份。

  也将会在万历八年的春闱之时,考中进士。

  二十一岁的张懋修则是一同参考,成为了万历八年庚辰科殿试的状元郎。

  至于张简修如今已经蒙荫为锦衣卫指挥佥事。

  当然,还有一个已经在万历五年考中丁丑科第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的张嗣修并没有到场。

  顾青则是一一行了个见面礼。

  他心下也明白,这就是以张居正为首的朝中关系网的二代们。

  “说起来,我们还要感谢顾兄,编撰出来《算学新解》,让我等在算学一道上能够有所精进。”张敬修这会儿都已经蓄胡,算是他们这些人之中年龄最大的那位。

  顾青略微有一些谦逊地回道:“这也是顾青的荣幸。”

  申用懋笑着道:“我们都坐吧,此番也是为了祝贺顾兄高中解元,以后在算学一道上,还有什么不解之题,倒是要多多叨扰顾兄了。”

  “不敢当。”

  顾青如何不知道,他们弄这一场宴会,为的也是想要提前投资。

  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

  这在什么时候都是非常实用的。

  没有谁愿意给自己树立太多的敌人。

  便是张居正也不想,只不过,他没有办法,新政之法触碰了太多人的利益。

  想要革除弊政,那就必须要清除掉趴在这大明的江山国祚上吸血的蛀虫们。

  可是,这些个蛀虫并不是那么好清理掉的。

  顾青很明白这一点。

  古往今来的自上而下的变法,没有几个能成功的。

  若要变,除非是变得彻底一些。

  又或者是以强硬的手段,就好像是武则天一样,不必心慈手软,直接杀出一条路来。

  顾青看过万历十五年,也知道张懋修等人的命运。

  在他们这些人之中,最终还能站在那里的,也就只有一个申用懋。

  此人在崇祯时期也算是一位良臣。

  只是很可惜,崇祯不会用人。

  “家父倒是也多有推崇顾兄的《货币论》,说是其中暗含着治国理政之道。”

  “若论悟出其中之道理,便是以后为官一方,也能治理好一地。”

  “某看了五遍,却还是悟不出来。”

  “此番,倒是还想要请教一二。”

  “可不敢说请教,敬修兄有什么疑虑,尽管问来,顾青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顾青就知道,自己参加这种宴会,必定又要给人讲课了。

  好在,他也有所准备。

  对于张敬修、张懋修、申用懋等人提出来的问题,也都能一一讲解,让他们能够听懂。

  甚至是到了后面,直接用一个县来举例子。

  “一县之地,一共有十二个乡,七十六个村,想要治理好一县之地,首先就是要确定,本县的基本情况。”

  “想要确定本县的基本情况,自然是从士农工商开始。”

  “有多少士族、多少农户、多少工匠、多少商贾,再从田地开始,需要知道自己的县有多少亩地,粮食的产量如何,能承担多少赋税。”

  “在之后,便是本县有哪些产量很高的特产之物,比如,本县适合种植棉花,棉花的产量是其他地区的几倍,那便要合理种植,不能全种,而是找到适合种植棉花的田地,进行定点。”

  “……”

  货币论里面的重要的点,其实是银行。

  只不过,银行在这个时期想要推广开来,会是一个非常非常难的事情。

  甚至是比张居正的新政还要难。

  毕竟,这是一个全新的机构,里面涉及到了太多的东西。

  其中一点就是安全性。

  那么多的钱财存放在银行里面,没有一个完全的安保措施,就会经常发生抢1银行、偷1银行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