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207页

万历公务员_第207页

  李之藻一直住在城内的驿馆里面,研究着算学,算是基本上吃透了大部分的算学内容,甚至是在有一些知识点上,比顾青掌握的还要牢固,甚至是研究的更深一些。

  顾青那顶多就是高中知识点,到了大学就没怎么学过,甚至是很多也都忘了。

  李之藻则是真正集众家之所长,在算学领域,算得上是大师级别,基本上,可以担当算学夫子。

  “算学之道,终究要用在实处,才算是真正的大道,如今蓟州大营那边,正在研究西洋人的火器,等到明年开春之后,我打算引荐你进入火器营,一起研究火器。”

  火器这方面其实也需要一些算学专精的人,他们对于数据非常的敏感,应该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说不定,还真的能够带出来一位武器大师。

  李之藻对算学很感兴趣,特别是简易数字计算法,看到这些数字的时候,总有一种亲切感,比看到美人还让他舒心。

  “顾兄,我,我还是在这驿馆之中继续学算学吧。”李之藻其实有一点儿不想进入火器营。

  因为他觉得去了火器营,会耽误自己学算学,也耽误自己的学业,读书人唯一的路就是科举考试,他也是要备考的。

  顾青则是开口道:“放心吧,你到了火器营那边,就能够把你所学的算学内容运用到实际之中,这样一来,你对于算学就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比如,在锻造火炮外形的时候,就会涉及到几何学。”

  “这炮管如何和炮腹连接,炮管是圆,炮腹则是有着不同的结构,这里面就涉及到圆的计算,诸如此类的算学计算过程。”

  “你如今的算学之道已经是非常不错了,进入火器营,也能够把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际问题之中,再从实际问题之中领悟算学之道。”

  “光学不用,学之何用?”

  李之藻还有一些犹豫,那里可是大营,都是一些上过战场的将士们住着的地方,里面也都是一些粗汉子,甚至是军爷。

  他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害怕的。

  在这之前,百姓们对于士卒的感观,其实都不怎么好,军中士卒们的口碑也不是那么的好。

  什么军民鱼水情,在这时候,是不存在的。

  百姓们顶多也就是尊崇像是戚继光这样的大帅,这样的名将,对于那些军中普通的士卒,还是敬而远之的。

  李之藻现在跟着顾青,就只是想要学一学算学,学一学西洋学,增长见识。

  还没有到达更高一层的境界。

  两人一起到了京师,吃了一顿饭,就直接拜别了。

  顾青则是去张居正的府邸,送上了拜帖,看望了一下重病在床的张居正,房间里面的火墙烧的比较旺,房间里面的温度比较高,躺在床上的张居正已经瘦弱不堪、面色发黄、还在昏迷之中。

  他记得历史上,张居正好像是万历十年的六月病逝的,至于具体的时间,也就不太清楚了。

  可是,现在的张居正看起来,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拖到六月份。

  顾青原本以为自己的到来,或许能想办法,让这位大明举重冠军多活一段时间。

  现在看来,好像自己的到来,让这位大明举重冠军少活了一段时间?
  张居正还在昏迷之中。

  顾青也就不好打扰,只是看望了一下,便直接离开了府邸。

  离开之前。

  游七却交给了顾青一封信件,轻声道:“这是老爷一个月前所写,说是死后再交给你,在下担心那时候没时间,也没机会,便这时候交给你。”

  “还请相公保存,等到合适的时候,再打开。”

  什么是合适的时候?
  自然是张居正病逝之后。

  顾青接过信件,轻声道:“嗯。”

  游七看着顾青远去的背影,想到了张居正在一个月前,在他还没有昏迷之前,还算是清醒的时候,说过的一些话。

  张居正说,顾青应该是大明第二难得清醒的人。

  这第一,肯定是自家老爷。

  张居正还说,他这些年来,唯一没能看清楚的人,便是这位少年探花郎顾青。

  张居正还说,他唯一有一些后悔的事情,就是让惟时高中了状元,让其抢了顾青的风头不说,还让顾青没能得大三元之名,还让惟时被人弹劾乃是他徇私舞弊才得状元之名,原本可成张家之美名,如今却成了污名,背上了骂名。
  

  张居正还说,他死之后,新政必定会被笔诛口伐,朝野上下必定会有很多人站出来反对。

  万历帝朱翊钧又是一位性子软弱的皇帝,没什么主见,很容易被人蒙骗,说不得,到时候就因为这朝野太多人的反对,从而会废了新政。

  而顾青则是能够让朱翊钧坚持推行新政的唯一人选,若是他主动站出来,必定会成为大明第二位贤德元辅。

  游七可是知道,在自家老爷张居正的心中,大明的第一位辅臣,乃是代宗时期的于谦。

  可见,张居正如今对顾青是多么的看重,甚至是把顾青和力挽狂澜的于谦相比。

  游七也觉得顾青聪慧和稳重,但是却没看出来,顾青能够有于谦那般的气魄。

  他总觉得顾青过于沉稳了,没有十九岁少年的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莽劲儿。

  多多少少,有一点儿死气沉沉。

  顾青并不知道,张居正在这时候会对自己有那么高的评价,就算是知道了,却也不会激动,或者是自豪。

  毕竟,他觉得自己做的可能比于谦还要好,于少保终究还是有一些愚忠了。

  大明叫门天子而已,死一个皇帝,能够延续大明百年国祚,这才是真正的大道,真正的大义。

  天子守国门,作为大明的天子,他若是死了,那也是死得其所!

  可惜了。

  于谦选择了成全自己,却没有成全大明。

  顾青收好了信件,背着箱笼、行囊,手中还提着一个,直接租了个马车。

  一路南下。

  有钱了,自然是不能亏待了自己。

  怎么说也算是进士老爷,还没有给自己配上丫鬟什么的,最起码的一辆马车,是可以租的起的。

  有了马车,就不是那么急于赶路了。

  沿途,到了一些州城,还能进去歇歇脚,看看这些州城的风景。

  等到了黄河边的码头,也不过是七天的路程,比以前要快多了,过了黄河,再有三天,就能到达江浦县。

  顾青到了江浦县,第一件事,还是去静春学院。

  丁度见得顾青,连忙施礼道:“拜见大人,不知顾大人光临,有失远迎。”

  丁度的神情中,少了一些亲切,多了一些尊敬,以及对顾青翰林院编修这七品官的官身的畏惧。

  这种敬畏之心,在普通百姓们的身上,还是很常见的,便是在前世,顾青下乡的时候,也会见到一些。

  顾青也已经习惯了。

  前世的时候,也不是没这样的人,没这样的情况出现,没有被人尊崇。

  “丁叔,我来见见夫子。”

  不过,丁度的尊敬是出自于他身上的官职,他还是称丁度一声叔。

  这也让丁度多少有一些受宠若惊。

  “夫子还在给学子们授课,要不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