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336页

万历公务员_第336页

  戚继光看完书信之后,直接撕开了,然后让副将找来了火折子,把书信烧成了灰烬。

  顾青的意思很明显,他这一次回来,肯定是不太能再回到银山大营了。

  但是也不能因此就直接把兵权交出去,北地的蛮夷还在,依然威胁着京师的安危。

  经略辽东,打开辽东、朝1鲜、倭1寇的路线,不仅可以打开一条通往倭1寇岛屿的路线,还能够镇压辽东。

  顾青的谋略,其实也是和戚继光以前的计划不谋而合。

  在他看来,京师距离北地的关口实在是太近了,自这京师建立在顺天府之后,就一直面临着北地蛮夷们的威胁。

  特别是大明英宗皇帝时期,那一场土木堡之变,差一点儿让大明也来一场‘靖康之耻’。

  戚继光也始终认为大明最危险的敌人,并不是海上,而是辽东!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戚继光到达京师城外的时候,兵部尚书梁梦龙亲自带着人,以做接应。

  百米外,戚继光就立即一手握拳,让队伍停下来,随即翻身下马,大步上前。

  “戚继光见过梁大人!”

  梁梦龙当年也是以军功而进入了兵部,最终坐在了兵部尚书的位置上。

  戚继光也没少和此人打交道。

  梁梦龙上前,拉着戚继光的手腕,拍着他的肩膀,一脸欣慰地说道:“好,好啊。”

  “元敬,这些年可是辛苦你了。”

  “若不是你挺力而出,打败了倭寇,打服了西洋人,我们想要把银山搬回来,恐怕也不过是痴人说梦。”

  戚继光谦虚地回道:“梁大人过奖了。”

  “倭寇猖狂,却独占银山,此番遭此一劫,也是理所应当,继光能够率兵前往倭寇岛屿之上,寻得银山而取之,也是大人运筹帷幄,一心为国取财。”

  “为将者,自当是在外奋战,打败一切敌人。”

  梁梦龙笑了笑,他其实也很清楚戚继光现在的处境,所以对于戚继光这般作态也能理解。

  若是他是戚继光,恐怕早就已经成为了第二个胡宗宪。

  戚继光现在还能掌兵,那便是他的能耐了。

  三百万两白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当然,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似乎已经不算什么了,自从‘搬银山’计划成功。

  大明开始开采倭寇岛屿上的银山,又加强了和西洋人的贸易。

  国库的钱财多了不少。

  虽然建造淮北皇家造船厂花费不少钱,却也不至于直接掏空了国库,三百万两直接就送到了户部那边。

  这钱肯定是有用的,不会直接全部都进入了万历帝朱翊钧的口袋。

  用顾青的话来说,这些钱财到了户部,再有工程花费出去,然后又从那些大型的皇家工厂,进入皇帝的内库。

  这样一来。

  皇帝不仅收获了民心,也名正言顺地得到了钱财。

  说白了。

  顾青建立起来一套能够帮助万历帝朱翊钧洗1钱的套路,并且还是在百官们的眼皮子地下,而他们却还会拍手赞同。

  有一些人自然不蠢,知道顾青这么做,是为了讨好万历帝朱翊钧。

  可他们一时间却又无法反驳。

  倭寇岛屿上的白银,直接进入了户部,进入了国库,皇帝没有克扣一两。

  而国库的白银有用来在沿海之地建立工厂,好养活百姓,以薄利多销的方式,生产更多的货物,从而卖给西洋人,赚取西洋人的金银珠宝。

  这是好事儿啊!

  那自然要支持,这时候,朱翊钧要建造几座大厂,要促进大明工商业的发展,要让那些穷苦的百姓们能够有一个养家糊口的岗位。

  这也是好事儿啊!
  顾青的阳谋自然是远不止如此。

  户部这边,张学颜带着人清点着戚继光带回来的白银,三百万两,一两不多,一两不少。

  清点完毕之后,则是写册上报。

  这些白银,还得送入皇宫,在朱翊钧面前过一遍,让他看看白花花的白银,举办一场庆功宴,用来撑场面。

  庆功宴就在皇极殿。

  按《大明会典》规定,庆功宴需行“大宴仪”,皇帝御皇极殿宝座,文武百官依品级列席,乐舞奏《平定天下之舞》,礼部安排“九爵三馔”。

  而史册记载,万历年间,朱翊钧在万历二十七年十月,在这皇极殿举行了“献俘礼”。并设宴犒赏功臣,史载“文武百官具朝服称贺,赐宴殿中”。

  可谓是声势浩大、一派歌舞升平之象。

  如今,万历帝朱翊钧在这万历十二年的三月,便已经是迫不及待地想要举办一次庆功宴,来彰显自己的文治武功。

  毕竟,大明历代皇帝,他算是第一位把倭寇岛屿上的银山给搬回来的帝王。

  真要论一论的话,仅仅凭借此点,他便已经超过了他那道君爷爷嘉靖帝。

  毕竟,嘉靖时期,倭寇猖狂无比,甚至是逼迫大明不得不施行海禁之策,以防备倭寇。

  便是打了那么多年,也没能彻底打败倭寇,解决倭寇之患,还被逼迫的施行海禁,让东南沿海之地的海商们叫苦连连,甚至是还强烈反对。

  而万历帝不仅打败了倭寇,还联合了西洋人,直接打到了倭寇的岛屿上,占据了银山,把倭寇岛屿上的银山给搬回了大明。

  这可是白花花的白银啊!

  大明的白银储量本来就少,连银本位的帝国都算不上,而如今三次从倭寇岛屿上运回来了百万两的白银,真要是把那座银山给搬回来,大明肯定能够成为真正的银本位之帝国。

  华灯初上,皇极殿内外张灯结彩,金碧辉煌。

  宫娥彩女穿梭其间,手持宫灯,照亮了整个广场。
  

  四周守卫森严,禁军林立,确保宴会的安全无虞,闲杂人等、一律不得入内。

  随着一声钟鸣,万历帝朱翊钧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步入会场,他身着龙袍,头戴皇冠,威严中不失慈祥。

  群臣跪拜迎接,山呼万岁。

  “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翊钧挥一挥衣袖,大声道:“免礼!”

  随即,宴会正式开始!
  此次宴会采用“九爵三馔”之制,即进酒九次,上菜三次,以示皇家的尊贵与慷慨。

  而万历帝朱翊钧甚至是亲自安排戚继光坐在了自己身边的位置,也是极尽殊荣。

  不过嘛。

  这一场庆功宴原本就是为了给他安排的。

  他坐在这里,也是无可厚非。

  说实话。

  朱翊钧原本就差戚继光一场庆功宴!

  随着礼部官员的一声令下,九爵之礼正式开始。

  第一爵,名为“开国功勋爵”,象征着明朝的开国元勋们为国家的建立立下的赫赫战功。

  酒液清澈如泉,香气扑鼻,万历帝亲自举杯,对戚继光示意。

  “卿乃大明之柱石,驱除倭寇、镇压东海,又北上蓟州,抵御关外蛮夷之贼,建造长城、御敌国门之外。”

  “如今,又得以领命,率兵出海,击败倭寇,为那些战死在东海的将士们报仇雪恨,耀我大明之国威!”

  “还联合西洋,共同击败倭寇,占据倭寇岛屿,而开采银山。”

  “如今,百万白银运回大明,使得大明国库充盈,国富而民强,实在是功不可没也!”